: 全国多地遭遇罕见大海潮:天文大潮与风暴潮叠加的警示
全国多地沿海地区突发海水倒灌现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到河北省唐山市,再到辽宁省的营口市、盘锦市,以及江苏省的南通市、连云港市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部分街道社区车辆被淹,民房进水,积水深处甚至超过半米,这一连串的海洋灾害事件,不仅考验着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大海潮成因的广泛关注。
一、天文大潮:自然之力的显现
从科学角度来看,此次多地出现的大海潮与天文大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文大潮,顾名思义,是由天文因素引起的海水涨潮现象,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处于特定位置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会共同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海水受到更大的牵引力,从而导致海水水位异常升高。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周冠博指出,天文大潮通常在农历的满月和新月期间出现,因为这时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最大,而此次多地海水倒灌事件发生在农历的十八日和十九日附近,正是天文大潮的高发期,他进一步解释,一些海域的天文大潮在农历八月和九月月圆之后数天尤为显著,最高潮位可能超过蓝色警戒潮位(700cm),并且会持续几天时间,这种强大的自然力量,对于沿海地区的低洼地带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风暴潮的叠加效应
仅仅依靠天文大潮还不足以解释此次多地海水倒灌的严重程度,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专家指出,此次事件是天文大潮与温带风暴潮叠加的结果,风暴潮,作为另一种重要的海洋灾害形式,其发生往往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温带风暴潮,与常见的台风风暴潮不同,它主要出现在福建以北的东海、黄海和渤海地区,这类风暴潮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难以准确预警,一股冷空气的来临就可能引发涨潮、大风浪和连续降雨,在此次事件中,温带风暴潮的突然来袭,与天文大潮形成了叠加效应,使得海水水位急剧上升,超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能力。
三、人为因素的考量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此次大海潮的灾害程度,有专家指出,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是导致海水倒灌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地下水位的“漏斗区”,这为海水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系统,进而影响到地表水位,加剧了海水倒灌现象。
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这一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淡水资源被用于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往往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难以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问题日益凸显。
四、应对之策:构建综合防灾体系
面对大海潮等海洋灾害的威胁,构建综合防灾体系成为当务之急,要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通过建设完善的海洋观测网络,实时监测海水水位、海浪、海流等海洋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要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针对沿海低洼地带和易受海水倒灌影响的区域,要加快排水管网、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升级,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用地结构,避免在易受灾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
还要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海洋灾害知识普及和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要加强与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合作,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
全国多地惊现大海潮的事件再次敲响了海洋灾害的警钟,面对自然之力的挑战和人为因素的叠加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构建综合防灾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